1. <nav id="tdozl"></nav>

      <bdo id="tdozl"><progress id="tdozl"></progress></bdo>
    2. <table id="tdozl"></table>
      1. 心手相牽 高原筑夢① 做群眾堅實的“醫靠” 給孩子騰飛的“翅膀”
        發布時間:2022-07-27

        開欄語:一個是伶仃洋畔的廣東珠三角城市中山,一個是地處“西藏江南”的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因為一群義無反顧的人,因為一個共同的夢想,讓相距3500多公里的兩地結下了深厚情誼。

        2019年7月起,中山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組正式進駐,開啟對口支援工作。

        三年來,工作組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西藏重要指示精神,在粵藏兩地黨委政府正確領導和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指導下,本著“工布江達所需、中山所能”的原則,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抓實對口支援工作。

        工布江達縣在不斷向前發展,每一天都在發生變化。來自中山的援藏干部傳承“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以聞雞起舞、不負韶華的干勁和拼勁,譜寫出催人奮進的援藏精神贊歌,讓雪域高原不斷煥發新時代榮光。

        即日起,中山日報、中山+開設“心手相牽 高原筑夢”欄目,專題報道中山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組三年援藏工作情況,展現新時代工布江達繁榮發展畫卷中的中山色彩和中山力量。


        ▲俯瞰工布江達縣縣城。

        核心提示:工布江達縣醫院的重癥監護科,一方40多平方米的空間內,醫生們一次又一次上演生死時速,把重癥患者從死神身邊拉回來。

        海拔3800多米的工布江達縣娘普鄉中心小學,援藏教師牽頭設立的創課室里,孩子們埋著頭組裝編程機器人,墻上是一行顯眼的大字——“夢想在起飛”。

        建設美麗幸福西藏,推動雪域高原高質量發展,少不了基礎設施建設的“硬件”,也缺不得人民身體健康、教育文化事業等方面的“軟件”。隨著醫療“組團式”、教育“萬名支教計劃”援藏開創新局面,中山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組在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指引下,真情傾注,無私奉獻,用熱情澆灌工布江達的醫療衛生和教育文化事業。

        雨露潤澤,春筍破土。在有限的三年援藏時間里,一個個夢想萌生在孩子們的心田,一道道屏障守護起老百姓的健康。在祖國需要的工布江達,“中山力量”詮釋著大愛無疆。


        ▲俯瞰工布江達縣縣城。

        醫療援藏篇:


        與時間賽跑創多個“第一”

        高原之上,治病救人的緊要關頭,每分每秒都尤為寶貴。

        “剛到這里時,我聽到一件事,心里特別酸楚,眼淚差點流下來?!被貞?年前的一次調研,中山市第九批援藏干部、工布江達縣衛健委副主任陳喜炎不禁為之動容。

        2019年下半年,陳喜炎在工布江達縣人民醫院了解到,因為醫院沒有救治重癥的條件,一個在車禍中遭受顱腦損傷的年輕人最終沒能被搶救過來,一個家庭失去了頂梁柱。

        “如果是在中山,年輕人和他的家庭將面對完全不同的結局?!标愊惭自谛睦锵露Q心,一定要盡己所能改變這種現狀。他想法得到了當地和中山援藏工作組的支持,各項準備一步步完善。2020年,林芝市第一個縣級醫院重癥醫學科在工布江達縣成立。

        工布江達縣人民醫院一樓走廊盡頭,不銹鋼大門上面寫著“重癥醫學科”幾個大字。陳喜炎輸入密碼,大門徐徐拉卡,40多平方米的小型“ICU”里,是兩張病床和相關設備。


        ▲工布江達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

        “截至今年5月19日,我們搶救了58例急危重癥患者?!标愊惭渍f,設立重癥醫學科,不僅為搶救重癥患者創造條件,還為其他科室的開設和運行打下基礎。

        3年內,中山醫療援藏創造了眾多“第一”:第一個在林芝縣級醫院組建消化內鏡診療中心,率先在工布江達縣組建兒科等科室,實施醫療創新項目10多項,建成中山市人民醫院——縣人民醫院、中山市中醫院——縣藏醫院兩套遠程會診系統,協調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支持錯高鄉衛生院打造成為西藏首批互聯網醫院……


        ▲陳喜炎。

        日益扎實的基礎,日漸完善的條件,為守護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更好進行醫療援藏打下了基礎,縣醫院有了重癥醫學科等??破脚_。今年7月2日,剛到工布江達縣4天的中山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中山市人民醫院腫瘤外科主任雒洪志,連續做了4臺危重病人手術,挽救了3人的生命。

        改革創新帶來高原醫改“活水”

        醫改堪稱世界性難題,在經濟發展較好、醫療水平相對發達的地區,尚且面臨巨大阻力,何況在工布江達縣這樣的欠發達地區。然而,中山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組還是啃下了這根“硬骨頭”。

        為何要直面醫改難題?中山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組副組長、工布江達縣委副書記、工布江達縣常務副縣長張周偉舉例說:“工布江達縣醫療水平比較低,基礎非常薄弱。提高醫療水平,光靠援藏醫生的支援是不夠的?!?/p>


        ▲張周偉。

        從2017年開始,工布江達縣不斷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醫改模式。2018年,經縣政府批準,縣醫院開始試行績效考核,遺憾的是,由于阻力大,最后沒能推行下去。

        “主要是因為大家習慣了吃‘大鍋飯’?!弊鳛闋款^起草績效考核方案的負責人,陳喜炎深知問題所在。他說,“大鍋飯”的弊端在于,干好干壞、干多干少都一樣,效率和質量都得不到保障,所以,中山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組下決心推行醫改。

        在召開23次研討會,學習全國醫改先進單位廣東陽西衛健委的經驗,并廣泛聽取意見后,最終,《工布江達縣鄉鎮衛生院績效考核管理辦法(試行)》經過縣政府常務會議、縣委常委會通過,成為工布江達縣的規范性文件。此次醫改,不僅局限于縣醫院,而是依托醫共體模式統籌管理機制,把鄉(鎮)衛生院的人員整合起來一并考核。

        績效考核方案明確工作數量實行積分制,每做一項工作加相應分數,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比如,內科系統門診每人一次1分,住院每人一次5分。除此之外,方案還特設手術獎等獎勵,得到群眾好評的也可獲得相應加分。

        “打個比方,原來缺勤、服務態度不好,并不會影響工資收入,可現在不一樣了?!笨h醫院醫務科主任、藏族醫生仁增說,績效考核以后,水平高的、態度好的醫生,患者就會多,積分就會多。此外,縣醫院考核未達標的醫生,將被調劑到基層單位,基層單位的優秀醫生將有機會來到縣醫院工作。如此,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仁增。

        根據工布江達縣衛健委提供數據顯示,實施績效考核后,有職工一年最多可得6萬多元績效獎金。改革過程中,工布江達縣依據績效考核辦法免職2人,雙向交流28人,人才流動性、工作積極性都得到提升。

        2021年12月2日,西藏自治區副主席羅梅到林芝市工布江達縣衛生服務中心調研醫共體建設情況時強調,工布江達縣醫改工作符合國家要求,符合自治區醫共體建設要求,而且有亮點。

        教育援藏篇


        電視里的“機器人”走進大山

        地面上鋪著一大張編程機器人的路線圖,架子上擺滿了機器人、無人機模型等配件……30平方米左右的創課室,是娘普鄉中心小學的“人氣”教室,如今已有25個學生成員。


        ▲娘普鄉中心小學。

        升入高年級的普布赤列和白桑,一有空閑,便跑來教室,在滿是零件的箱子里找出部件,一步步組裝成型,然后設定程序。兩人已是編程熟手,學弟學妹們時不時找他們請教。

        “以前只是在電視里看到過,那時候就感覺很新奇?!敝笇Ы處煹┌徒逭f,2020年,他參加工布江達縣科技節時,接觸到了編程機器人。在那之后,他在援藏教師的幫助下,慢慢成為孩子們的教練。


        ▲旦巴江村(右)指導學生。

        機器人科普第二課堂,是中山教育援藏的一部分。援藏教師劉俊杰剛到工布江達縣時,發現當地科普類教育幾乎是空白的。在他的倡議下,縣中學開展機器人科普第二課堂。2019年,工布江達縣中小學生科技競賽在國家級、省級獎項中實現零的突破。

        科普教育,成為中山教育援藏的突破口。近年來,工布江達縣組織了科技競賽、科技節,一場科普教育的小“風暴”,在工布江達縣各個學校開始拉開。

        2021年,第十八屆中山市青少年機器人實體賽在中山舉行。中山援藏工作組組織兩地交流互動,旦巴江村帶著普布赤列和白桑來到中山小欖參加比賽,兩個孩子獲得了所在項目的三等獎。

        “孩子們很開心,也得到了鍛煉。這種鍛煉對學生的動手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很重要。希望孩子們以后去到大城市,對這方面的知識不會陌生?!钡┌徒逭f。

        “我希望,長大以后能夠發明一個能幫助別人的機器人?!睂χR頭的白桑,一字一句地說著自己的夢想,語速很慢,但異常堅定。

        破解“零教研”掀起教育提質風

        “教育工作跟其他工作有些不同,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闭f起教育援藏,中山第九批援藏干部、工布江達縣教育局援藏副局長魏穎首先給出這樣一個觀點。她說,3年來,中山教育援藏潛移默化地推動教育教研工作發展。

        教研活動是教學當中的重要環節,對于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質量至關重要。受各種因素制約,過去,工布江達縣教研活動相對薄弱。

        2020年6月9日,在“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援藏老師的指導下,工布江達縣開展2020年度的縣級課題申報與培訓工作。培訓會場的大屏幕上,顯示著培訓的主題——“教師怎樣進行課題研究”。這是該縣首次規范化、制度化開展課題研究。

        “我們來了之后,教研工作幾乎從零開始?,F在,幾乎每年都要立3到4項的市級課題?!蔽悍f說,他們一邊開展教研培訓,一邊將教研課題申報納入職稱評審工作中,激發教師們的積極性。


        ▲魏穎。

        截至2021年年底,工布江達縣立項的教研課題有67個。兩批15人次的中山“全國萬名支教計劃”援藏教師開展縣域內聯片教研活動,立項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區域改革發展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課題1項、市級課題5項、縣級課題30項,并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空中課堂”,實現全天候教學,助推工布江達縣教育質量從林芝市靠后水平躍居全市前列。

        “老師們都重視起來了,課題研究的氛圍也起來了?!惫げ冀_縣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次央說,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在專業教學領域的摸索,這種變化越來越明顯。

        數說醫教援藏:

        1、組織6批22人次中山醫療人才進藏幫扶,協調推動中山市中醫院與工布江達縣藏醫院結對幫扶。

        2、成功創建林芝市首個縣域醫共體。

        3、中山教育系統派出2批次15位“萬名支教計劃”援藏教師開展支教。

        4、持續實施中山與工布江達校際幫扶,覆蓋工布江達縣初中、小學、幼兒園教育全段。

        5、繼續落實“聯校培養”借讀生模式,每年安排5名優秀生到中山市實驗中學借讀委培。


        ◆中山日報社編發中心
        ◆文: 記者 隋勝偉 通訊員 李振宇
        ◆圖: 記者 隋勝偉
        ◆編輯: 陳彥
        ◆二審: 魏靜文
        ◆三審: 程明盛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
        翁熄粗大爱爱公交车,两个人视频免费全集在线观看,欧美日韩精品

        1. <nav id="tdozl"></nav>

          <bdo id="tdozl"><progress id="tdozl"></progress></bdo>
        2. <table id="tdozl"></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