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5點起床,6點準時到三角鎮文化廣場,然后熟練地穿好防護服、鞋套,換上N95口罩,戴上隔離面罩、手套等,加入到即將開始的核酸檢測志愿服務中……這是47歲的志愿者張德香在三角疫情期間每天雷打不動的日常。
7月14日一大早,張德香又出現在三角鎮文化廣場的核酸檢測點上,布置核酸檢測現場、引導廣大群眾遵守一米線排隊、幫助中老年群體掃碼測溫、為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做好服務,哪里有需要,張德香就往哪里站。
“我參加過香港疫情的志愿服務和上海疫情的志愿服務,積累了不少的經驗,我愿意為我生活了近20年的中山貢獻我的綿薄之力,也希望我的行動能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睆埖孪愀嬖V記者,他祖籍四川,一直在中山做些小生意。疫情以來,他毫不猶豫地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參加過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務多達500場。
從三角到香港、到上海,再回到三角,當問起張德香為什么要這么努力做志愿者的時候,他表示,“助人”亦是“助己”,既“樂人”,也“樂己”,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給孩子們樹立榜樣,在他們在心里播下愛的種子。